劳动创造幸福,奋斗书写华章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动力、劳动热情、创造潜能,即日起,枣矿工会微信公众号开设“劳模风采”专栏。借此营造崇尚劳模、学习劳模、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,让我们共同走近身边的劳动模范,致敬伟大的劳模精神。
在柴里煤矿,提起综掘二区区长任红革,熟悉他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。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:“喊破嗓子,不如做出样子。”多年来,工区就是他的家,掘进迎头是他的责任田。2024年7月,为确保该矿重点接续工程29312工作面掘进进度,他临危受命,勇挑重担,带领工区一班人倒排工期、挂图作战,实行安全质量和进尺进度双项全员风险抵押,极大鼓舞了全区职工的斗志和干劲。那些日子里,他坚持每天下井,跟班到现场指挥,600米的巷道,一个班要跑上五六个来回,全然不顾汗水已经浸透了工作服。工作紧张时,十天半个月不回家是常有的事,“孩子周末回家,也只能在电话里听听他的声音,一家人连一起吃顿饭的功夫都没有。”妻子的“抱怨”中带着更多的疼惜。在他的感召下,全区干群顽强拼搏,攻坚克难,提前10天完成工作面掘进目标,有力地缓解了矿井紧张的接续局面。
35岁的吴滕州,现任柴里煤矿综采三区支护隔离班班长。2013年12月参加工作以来,一直扎根工作一线,脚踏实地,埋头苦干是他的工作特点。在充填开采复杂的生产环境下,吴滕州不断摸索不断学习,凭借着青年人的朝气和工作热情,立足生产实际,在技能培训提升上敢于创新,组织职工现场实操培训、手把手帮带,边干边学边摸索边提升,让职工快速掌握新技术、新工艺,让班组职工都成了一人多岗、一职多能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他带领班组成员严控安全流程,精细市场化管理,月月超额完成工区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。他抓质量标准化,力求精准、精确,施工期间始终把安全、工程质量管理放在首位。有一次在3307充填工作面,由于顶板距离地面高不好施工,有一颗锚杆扭矩力没有达到,班组职工就不处理了。在巡查过程中,被他发现,亲自带领组员把这颗锚杆补上,及时的消除了顶板隐患,保证顶板下施工人员作业安全。吴滕州就是这样,任何问题不放过,严格要求班组职工,以一己之力带领全班职工,团结一致,苦战不息。仅2024年,他就累计制止职工不安全行为26次,排除隐患270条,所带领的班组在安全、任务、质量、创新上均实现了较好的突破。
王胜利现任柴里煤矿通风工区瓦斯检查班班长,他是通风工区的一面旗帜,更是班组职工的主心骨。自参加工作以来,他一直奋战在百米井下,查气体、除隐患、保安全,以高度负责的精神,为矿山的安全生产“保驾护航”。在从事瓦斯检查工作中,有着丰富的气体检查经验,他在井下现场总能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有害气体情况,为防灭火、防治气体提供第一手资料。2024年7月份的一个中班,他到263上10工作面进行气体检查,感觉运输巷隅角风量很小,风流流动非常小,此时,他立刻警觉起来。当即用随身携带的仪器进行检查,发现氧气浓度低于规程标准,于是他立即要求现场施工的人员停止作业,撤除工作现场,他在该处设置临时“禁止入内”警示标识,把情况迅速汇报给工区和通防科调度。当工区处置人员到达现场时,王胜利仍然坚守在现场,始终没有离开工作地点,直至把风量配置到规定要求,氧气浓度达到20%以上,他才肯离开工作现场,从根本上避免了一次事故的发生。作为一名班长,他深知肩上的安全责任有多重,他常说,“瓦斯检查员就是采掘一线的哨兵,我们平时要多学点、井下多看点、工作再细致点、安全事故就不会发生。” 他这种爱岗奉献、履职担当的工作作风,赢得了职工的一致称赞。
王宜清,柴里煤矿总工程师。他抓实“一通三防”工作,确保采场稳接续。组织专业人员持续优化矿井通风系统,通防抗灾能力显著提升,保障全年实现15处地点安全贯通、15处瓦斯排放,完成4410m闲置巷道封闭,延接回撤风筒3.2万米。创新应用了“全流程”综合防灭火工艺,消除了煤层自然重大灾害。狠抓采煤面防火全流程管控和采空区防火管控。组织装备了矿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,更换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1558台,培训过关人员1296人。积极推进二氧化碳系统升级改造,推广“长压短抽”除尘工艺,安装了干式、湿式除尘风机,提升矿井防灭火管控能力,综合防尘治理成效显著。他扎实开展地测防治水工作,突出重点,统筹兼顾,做好了采掘工作面特殊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水害防治工作,全面落实雨季期间防治水工作,确保了矿井安全度汛。他扎实开展环境治理工作,保绿色矿山。重要指标顺利完成,实现了中水回用率等六个100%,环境事故率为零,环保十条红线触犯率为零。